谁来守护留守的孩子们? 寻常巷陌-民生在线 梁欢欢 267538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谁来守护留守的孩子们? 寻常巷陌-民生在线 梁欢欢 267538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生在线 > 寻常巷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随之产生。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与教育,一部分孩子性格内向,自卑恐惧,甚至误入歧途……

谁来守护留守的孩子们?

2018-06-21 10:08 | 来源: 吉林日报

  6月1日,梅河口市举行了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孩子们走进科技馆、历史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在连三坑小学,留守的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爸爸妈妈永远陪伴 在他们身边。 吴茗摄

  2016年,我省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情况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共有50108人,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40757人,占81.3%;由亲戚朋友监护的1187人,占2.3%;无人监护的1374人,占3%;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6790人,占13.4%。有12448名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朋监护下的留守儿童被监护情况较差,还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辍学或尚未登记户口。

  这些留守的孩子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从而形成了一部分孩子比起同龄人异常成熟坚韧,而另一些孩子自卑内向的现象。留守儿童,一个令无数人关注的字眼牵动着人们的神经,谁来帮助他们?谁能守护他们?谁来让他们生活在阳光下?近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这一群体。

  稚嫩的心需要陪伴

  “我每天每天都在想我的爸爸妈妈!”这是留守儿童孙博研含着泪水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今年10岁的孙博研和爷爷奶奶住在农安县黄鱼圈乡连三坑村黑鱼泡屯,在他5岁时,父母就去外地打工了。这些年,一直是爷爷奶奶在照看他。

  家里有10亩地,但爷爷奶奶岁数大了,干不动农活了,打算把地包出去。孙博研告诉记者,爸爸妈妈前几年在大连打工,最近在沈阳打工,妈妈的工作是刷水管,爸爸在工地上垒砖。“我可想爸爸妈妈了,不希望他们出去打工,别的同学都有家长陪着做功课,我的爷爷奶奶也不懂,他们莳弄地都忙不过来,哪顾得上我的功课。有一次,我哭着跟爸爸妈妈说别走了,可他俩什么都没说……”

  孙博研说,父母在大连打工时,有一年放假他去大连玩了一次,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日子特别开心。但当离开父母身边时,他又伤透了心。爸爸妈妈虽然很少回来,但每年都会给爷爷奶奶寄钱,偶尔还会给他寄来玩具。“有一次我生病了打吊瓶,想让爸妈回来陪我,可他们为了赚钱回不来,但给我在城里买了遥控的摩托车,还会变形,我特别开心……”

  同样10岁的韩蒙住在连三坑村连三坑屯,他还有个4岁的弟弟。“我的爸爸妈妈还有爷爷都在外地打工,有时过年回来,有时不回来。家里只有奶奶照看我和弟弟。奶奶身体不好,我帮她抱柴火,整理被褥,自己洗衣服,还会干一点儿农活。有时候弟弟哭了,我就哄他,带着弟弟出去玩。其实弟弟每天早上起床都会找爸爸妈妈,哭一阵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小韩蒙显得格外懂事,他告诉记者,放学时,别的同学都会有家长来接,他的奶奶走路慢,还要照顾弟弟,所以他不让奶奶来接,每天上学放学都是一个人走。

  12岁的双胞胎姐妹杨佳玲和杨佳桐住在黄鱼圈乡潘家坨子村,她们的爸爸妈妈在大连打工,20多岁的哥哥在长春打工,爷爷奶奶在家里照顾两姐妹。小姐妹告诉记者,有一年爸妈回家过年,她俩哭着央求爸妈不要出去打工了,爸妈心里也不好受,妈妈流着泪跟她俩说,不出去挣钱就没法过上好生活。“现在还是经常想爸妈,但我俩再也不会打电话让他们回来了,因为我俩长大了,知道爸爸妈妈也是为了生活在奔波,如果我们总说想他们,爸妈会伤心的。”

  14岁的李雨鑫和爷爷奶奶住在连三坑村,她告诉记者,在她2岁时,爸爸妈妈就离开她去外地打工了,这10多年来一直是爷爷奶奶在照看她。由于父母都在长春的工地当钢筋工,离得比较近,所以每年回家的次数要多一些,但李雨鑫觉得,她宁可少花些钱也希望和爸妈在一起。

  “连三坑村小学有74个学生,其中34个是留守儿童。这34个留守儿童里,有20个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其余的孩子父母农忙时回来,农忙结束就回城里务工。”连三坑村小学校长高佳望说,农安县有20多个乡镇,每到农忙期还会看到一些年轻人,农忙期结束,大多是老人和儿童。“留守儿童看起来孱弱无助,比起生活条件的富足,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陪伴。”

  父母不在身边 问题随之而来

  “班里一个留守儿童小骁(化名),以前挺听话的,有一次他没来上课,因为联系不上孩子的奶奶,所以就给在外地打工的小骁妈妈打电话,妈妈给邻居打电话辗转联系上了奶奶,奶奶说一大早孩子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听完这话,我更着急了,因为农村孩子上学早,怕他一个小孩遇到意外。我和另外一位老师一起循着孩子上学的村道寻找,结果无功而返。快放学时,我接到小骁妈妈的电话,说孩子逃课去小河边玩耍了。”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事后,家长、老师都对孩子进行了教育,但这个孩子继续逃课。他的同桌还告诉老师,小骁曾透露说,他想攒点钱自己去城里找父母。

  高佳望告诉记者,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首先孩子们缺乏亲情,人格发育不健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亲情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对孩子的成长缺少足够的关心和教导,缺乏思想上的交流,所以许多留守儿童会出现性格内向、自卑等性格缺陷;其次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许多留守孩子自律能力差,又缺乏及时的教育,容易导致行为出现偏差。

  艾虹(化名)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她多年来一直寄宿在姑姑家。虽然姑姑一家对艾虹很好,但艾虹平时不管做什么事都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姑姑以为艾虹本就是这样胆怯的性格。日子久了,艾虹变得更加不爱与人接触,甚至惧怕与外界接触。

  针对艾虹的情况,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执行会长万恩认为,不少留守儿童会像艾虹一样,父母不在身边,亲戚成为监护人。因为监护对象并非自己的孩子,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陈典生(化名)是一名初二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80多岁的姥姥一人看管他。随着课业加重,陈典生的学习成绩不断地下降。他经常逃课,又结识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平时在学校说脏话、打架斗殴,甚至在一次打群架过程中伤了人。家长问他:“每个月都会给你零用钱,为啥还不学好?”陈典生哭着说:“成绩提高了没人表扬,成绩下降了没人批评,没有父母的爱,有钱也没意思!”

  在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教育科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在押人员当中,包括父母离异的;或者是父母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照顾、监管的留守儿童。让老人看管留守儿童,老人又特别溺爱。未成年犯罪有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提前辍学。本来年纪就小,学业半途而废,找不到合适工作,闲散在社会,再接触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人,很容易误入歧途。”

  让每个孩子都生活在阳光下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老师们虽然知道,但无法根本解决。”高佳望告诉记者,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对于留守学生并没有特殊的照顾和政策。虽然上级会对留守学生的信息进行统计,但相关的政策并没下来,目前民政部门也只是对低保户、困难户以及孤儿等有补贴政策。学校虽然针对留守学生和孤儿等开展了代理妈妈和亲情电话等活动,但给予的帮助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高佳望介绍,现在社会上很多志愿者团体一直在关注着留守儿童,吉林省“益然公益”多次到学校开展关爱活动。据了解,益然公益会长兰廷双还创建了“青少年之家爱心学校”,以城市社区为依托,以农村村部为基地,对乡村留守儿童等群体进行常规托管。“虽然社会爱心人士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但要解决实际问题,只靠公益是远远不够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协调合作,才能让关爱到家。”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家庭尽责,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关爱,还要坚持标本兼治。

  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护人要依法尽责,在家庭发展中首先考虑儿童利益;加强对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属地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全民关爱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方面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标本兼治既立足当前,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等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留守问题。

  在吉林省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推进中,梅河口市开展得有声有色。市民政局副局长徐继光介绍,梅河口市共有农村留守儿童2137人,占全市农村儿童总数的4.6%。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并出台了《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5部方案,下发各类文电17份,聚集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向精准关爱工作倾斜,逐步形成了由政府搭台、多个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的留守儿童精准关爱志愿服务项目。

  基于此,市民政局还邀请吉林大学相关专家学者到梅河口市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深入4个乡镇、2所中学和6所小学,对400名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各地学校教师、村(居)委员会工作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等进行调研。通过全方位的可行性、必要性论证,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以李炉乡等5个乡镇、30个村作为试点单位先期展开精准关爱活动。

  2017年11月24日,“全省精准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及村居儿童工作志愿者培训班”在梅河口市召开,并以5个乡镇为试点,开展“相伴读书、呵护成长”主题活动,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志愿服务项目的普遍开展,每个孩子都将生活在阳光下。

  记者 吴茗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