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加了“胶”的食物,到底能不能吃?
流言:
网上常有“XX食物如何如何,原来是加了胶”的报道。
真相:
“食用胶”是一大类食品原料,多数是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跟淀粉很类似,也有一些是蛋白质,最常见的是明胶。因为大家对食用胶不熟悉,所以经常想当然地认为是“化学工业产物”而本能地排斥。常用的食用胶其实都是“天然产物”:琼脂和卡拉胶是海藻的提取物;明胶是从动物的皮或者骨头水解熬制而来;果胶主要来源是橘子皮和苹果榨汁后的残渣;阿拉伯胶、瓜尔豆胶、槐豆胶,都是从相应植物的种子中提取而来的;黄原胶由微生物发酵得到,类似于酱油、酒、醋、味精等。
不同的食用胶可以改善食物的不同性能。比如许多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不溶解,而很多人又喜欢酸性饮料的口味。加入适当的果胶,让其和蛋白质连接,就可能使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溶解,从而获得清澈透明的酸性饮料。在面条中加入适量的食用胶,也可能使得面条更筋道,也是一种改善。还有一些食用胶本身也被当作膳食纤维,比如果胶、瓜尔豆胶、琼脂等。膳食纤维能够提供饱腹感,但是不产生热量,对减肥有帮助。
实际上,食用胶的使用并不是现代食品技术的创造。传统烹饪的基本技术“码芡”,就是通过淀粉在加热时形成薄薄的一层胶状物来防止肉中水分的流失,从而保持肉的鲜嫩。而“勾芡”,则是利用淀粉形成的糊状把调料粘在不容易入味的食材上面。牛肉羹、玉米羹这样的食物,更是依靠淀粉来增稠获得口感——不增稠的话,就成为清汤了。还有许多传统小吃,也是用食用胶制作的,比如凉粉、冰粉、石花菜、皮冻等。
除了淀粉,其他的食用胶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食用胶本身的安全性很高,一般都不需要限制用量,也就不存在“过量”“超标”使用的问题。
8. 喝纯净水会让人形成酸性体质,导致钙流失?
流言:
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体液越来越酸,变成酸性体质;而且还会引起营养流失,钙流失,导致肌肉无力和软骨病。
真相:
人体没有酸性与碱性之分,因为人体自身有强大的酸碱调节功能,外界对其影响是很微小的,即使人体摄入有酸性或碱性物质,也会被这种调节功能很快中和。譬如我们胃里的胃液pH值是2.0左右,即便是喝下所谓弱碱性的水,到胃里已经彻底酸化了。然后到了肠道,甭管什么水又变成碱性了,这是我们消化道细菌喜欢的环境。人体体液的正常pH值在7.35—7.45之间,尽管机体在不断产生和摄取酸碱类物质,但是体液pH值并不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体体液是一个缓冲体系,pH值受外界影响较小;另一方面,肺和肾的调节作用会减轻pH值的显著变化。长期饮用纯净水并不会导致体液越来越酸。
膳食是人体摄入营养元素的主要途径,水的作用非常小。营养流失和自然条件、年龄、运动量、体质等都有关系,并不是喝水就能起决定作用的。人体体液中的离子浓度是相对平衡的,钙离子也不例外。导致缺钙的最主要因素是膳食钙摄入量不足,与激素水平、维D水平、阳光照射、运动量等也相关,跟喝什么水没有关系。中东地区的老百姓基本都是喝纯净水,也没有出现大面积缺钙问题。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纯净水会导致人体钙的流失,“饮用纯净水有害健康”的说法更缺乏足够科学依据。
水在人体内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并非给人体提供营养。即便是“含有更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也无法补充人体骨骼发育所需的钙、镁等重要矿物元素。中饮协[2015]78号《关于饮用纯净水的安全声明》文中也提到:作为指导各国安全饮水的权威文件,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从未对水中矿物质含量做过任何推荐。目前,没有权威研究证明日常喝纯净水会危及健康,被普遍公认的观点是每日摄取的矿物质主要来源是食物,而非饮用水。
9. 遇到地震时“生命三角求生法”能救命?
流言:
地震来时,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藏,例如地震发生时在床上的则要翻身下床趴在床边,在室内活动的人要到桌子、冰箱、沙发旁蹲下等,理由是当倒塌物压到这些物件上时,三角形的空间可以让人幸存或减少伤害。
真相:
“生命三角求生法”并不靠谱。因为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上的平晃,而其坍塌也分成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向下弯折几种。在观察地震废墟时,尽管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位置上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空间”。不过,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
地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对记者表示,这种“生命三角”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伪命题,因为床、桌子、汽车等一些原本你指望用来支撑“三角”的支撑物在地震中可能很快就倒下、被压扁或者滑到他处了。另外,在“生命三角”形成之前,你可能早就被飞来的各种杂物砸伤。
10. 吃蝉蛹真的“大补”吗?
流言:
近日有报道称,厦门一小伙认为蝉蛹是大补之物,在外用餐时点了份油炸蝉蛹,吃后却休克倒地,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真相:
蝉蛹,俗称肉骨龙、解拉猴、爬扎猴、节溜龟、雷震子,是东北、华北等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昆虫。蝉蛹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每百克蝉蛹中,蛋白质的含量就高达68克。这是否意味着人服用蝉蛹可以“大补”呢?
事实上,蝉蛹蛋白质充足并不能够和营养价值划等号,因为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其所含有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结构比例。而蝉蛹中虽然含有多种氨基酸,但并不包括人体所必需的色氨酸和蛋氨酸,这也就大大降低了蝉蛹的营养价值。另外,蝉蛹中含有铁、锌、锰等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但却因铁的含量较高,铁、锌比例不适宜,直接影响了人体的吸收效果,因此并不能作为补充矿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那么,食用蝉蛹为何会致人休克? 这是因为该报道中的“小伙”对蝉蛹过敏而不自知。蝉蛹中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都是大分子物质,属于异性蛋白,摄入后会引起组织胺大量进入血液,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变态反应。若严重过敏,会导致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系统等多个器官受损,而最危险的是过敏反应会影响到心血管系统,造成血压下降,若抢救不及时,甚至可能引起器官衰竭、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11. 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吗?
流言:
“葡萄上的白霜一定要洗干净,这可是农药,吃了会中毒。”近来网传“葡萄白霜有毒”的版本甚多,果真如此吗?
真相:
葡萄上的白霜是天然长出来的,是葡萄自身分泌出来的糖醇类物质,俗称果粉,无毒无害。不仅仅葡萄会分泌果粉,李子、蓝莓、西梅等等好多水果的表面也都有这东西。
另外,葡萄的白霜很脆弱,运输或者储存的过程中很容易蹭掉,所以白霜越多,反而说明葡萄越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