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整治后,乱象还有吗? 您最关心-民生在线 徐慧 226133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生在线 > 您最关心

交通整治后,乱象还有吗?

2016-11-17 | 来源: 吉林日报

交通整治后,乱象还有吗?

  一位轿车司机因为开车使用电话正在接受交警的劝导和教育。

交通整治后,乱象还有吗?

  长春市南关区天乐路附近的商家用自行车占用公共停车位。

交通整治后,乱象还有吗?

  天乐路附近小吃店为了不让门前的公共停车位被人使用,经常用摩托车和垃圾袋占车位。

交通整治后,乱象还有吗?

  前进大街与修正路交会处,由于电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站在斑马线上等红灯,影响修正路右转向车辆正常行驶。

交通整治后,乱象还有吗?

  前进大街高架桥路口,一辆摩托车从路障缝隙处挤过来,正在横穿马路。

交通整治后,乱象还有吗?

  南四环与芳草街交会处附近,机动车停放混乱。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脉络,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文明。2016年4月,长春市打响了为期9个月的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大会战,对机动车乱停放、乱变道、乱鸣笛、路口违法,摩托车违法行驶,非机动车违法,行人违法、非法占道等10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突出整治。目前,整治行动接近尾声,成效几何?

  冬季来临,寒气袭人。几场雪下来,长春市的交通逐渐进入了“冰雪路面”模式。但是大部分街路,交通秩序井然。

  这要得益于今年长春市开展的整治道路交通大行动。

  4月14日,长春市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大会战正式启动。长春市公安局全警参战,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开展交通违法告知提示,并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和辖区单位,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攻势,几乎达到全民动员。半年多的努力,大会战的成果有目共睹。长春市动静态交通秩序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车辆停行有序,主次干道通畅率不断提升,全线交通违法率大幅下降……

  不过,猛药治沉疴并非一蹴而就,长春市整体交通状况大幅改善的背景之下,还有一些交通乱象在“添堵”。

  私占公共停车位 很多路段都存在

  漫步在长春街头,大街小巷,车流涌动。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激增,停车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截至今年9月末,长春市区内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已达115万辆,为了解决市民停车难题,今年,长春市交警部门见缝插针,施划停车泊位30.6万个,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题。

  “市政施划了停车泊位,停车位确实好找了,停车秩序也规范了。”28岁的郭女士提起这次交通整治,赞不绝口。郭女士常去人民广场附近办业务,之前想在那附近找车位可是个大难题。“有一回,我开车围着人民广场转了3圈,也没有找到停车的地方。”郭女士说,“交警部门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儿,必须得点个赞!”

  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商家或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视规则,竟然将公共停车位私自圈为己用。光复路周边,有些商家在白色的公共停车位上立牌,上面写着“商户专用,卸货车位”,明目张胆地私占停车位。亚泰大街积善胡同、天乐路附近路段,交警部门施划的白色公共停车泊位上,有的放着辆自行车,有的摆上个桶、纸箱、砖头等杂物,阻碍停车。

  一家烧烤店门前道边,两个公共停车位上一个堆着笼子和木炭,另一个摆放着烧烤架。前后有四五辆车停下,司机探头看了看,又无奈地将车开走。李女士的儿子在附近的东四小学上学,每天接送儿子上学时的停车问题让她很是头疼。“有一次好不容易在天乐路上看到一个空着的停车位,上面却摆着两个路锥。我下车准备把路锥移开,然后就有一个服务员出来跟我说,这个车位只供在饭店消费的顾客停车。”李女士告诉记者,商家占用公共停车位的事儿非常普遍,交警也来清理过占位的东西,但是过不了多久,又是原来的样子。

  更有甚者,一些商家或个人还动起歪脑筋,在公共停车位上念起了生意经。采访中,一些市民向记者反映,在近埠街、平治街、自强街、卓展后侧等繁华地段附近的胡同里,有人利用免费公共停车位进行收费。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虽然在市民反映的路段没有现场发现违法收费的情况,但路段周边多位商铺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确实有人在附近的公共停车位上收费。“之前有好几个人,经常用木头凳子、自行车、三轮车占位收停车费,前段时间交警来查,他们就不见了,现在挪到胡同里居民区的楼下停车位收费去了。估计等风声过去了,他们还会出来。”近埠街胡同一家水果店的店员告诉记者,利用免费停车泊位违法收费的,很多都是附近的居民,一个停车位一次就收10元、20元,一天能收不少钱。

  行人、电动车“任性” 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每天的交通早晚高峰,长春的街路就热闹起来,如织的车流,涌动的行人,一派繁忙。早上8点多,出租车司机郭师傅正拉着乘客从光复路往上海路赶,一路上车速虽然不快,但基本上没怎么堵。他说:“以前,这地段我是连边都不敢沾,进来就出不去,现在不一样啦!”交通整治带来的道路畅通,郭师傅有切身感受。

  同一时间,长春市南关区双德街道的交通志愿者宋扬和吕人生站在十字街头,稍显忙碌。从5月份开始,宋扬和吕人生便在前进大街与修正路附近执岗,每天早7点至晚5点,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交通文明,协助交警部门监督管理附近的车辆停、行情况。“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行人等灯的多了,抢行的少了。”但同时,二人也表示,行人闯红灯、电动车违规驾驶和机动车乱停乱放还是很让他们头疼。

  虽然有阳光,早上的温度还是有些低。宋扬双手揣在兜里,站在街角不停地扫视着附近车位的动静。他主要负责附近公共停车位的管理,他告诉记者,目前一些驾驶员对文明停车的自觉意识并不高,“方向不对的、超出泊车范围的、在禁停区域停车的,各种现象的都有。”宋扬皱着眉头说:“有的驾驶员,你过去提醒一下就调整了,可也有人犯横。你看那边那几辆车,就没按规矩停。”顺着宋扬手指的方向看,果然有两辆车“与众不同”。“他的车上没留电话号码,联系不到车主。”宋扬无奈地说。

  相对于宋扬,负责路面交通的吕人生觉得自己幸运多了。“有人闯红灯,或者不走斑马线,我就上前拉住他,劝他们等一等,基本没发生过争执。”吕人生说,大部分人还是能听劝的,也有一些人不理解,觉得自己多事。他告诉记者,早晚高峰的时候,有不少行人闯红灯。另外,还有一个让他郁闷的事情,那就是电动车的违规驾驶行为,“尤其是送外卖的电动车,经常闯红灯,他们赶时间。”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位老人无视左右来往的车辆,在车流中穿梭,惊险地走到了马路对面。再向北100多米,便是前进大街高架桥的出入口,尽管路中间有栏杆,很多行人还是从两截围栏之间的缝隙挤过来,横穿马路过街。而在自由大路与人民大街交会处,记者也看到,人民大街南向北的红灯已经亮起,两位骑电动车的外卖驾驶员不但没有停车,反而加速往前冲。

  不系安全带、开车打电话 驾驶陋习又反弹

  入冬以来,长春的气温持续走低。街上的行人穿袄带帽,一个个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路上奔跑的汽车也摇上车窗,唯恐钻进去一丝寒气。

  自由大路与人民大街交会处,几位交警穿着醒目的、有荧光带的绿上衣,穿行在车流中执勤。交警时不时地弯下腰,提醒等候红灯的驾驶员把烟掐了、把手机放下或把安全带系好。

  在长春市的主要街路巷口,来自街道、社区的交通管理志愿者也在站岗执勤,看到有人要闯红灯,赶紧上前劝阻,看到驾驶员停车有问题,立刻上前疏导。

  上午10点多,一辆银灰色轿车被交警示意靠边停车,一位穿着红色上衣的驾驶员从车内走下来,满脸的尴尬。执勤交警称,该男子驾驶过程中不仅抽烟,还使用电话。该男子也爽快地承认错误,保证一定改正。几分钟后,一辆黑色轿车也被示意停车,原因是驾车使用电话。刚开始,该车驾驶员并不承认驾驶期间使用电话,但后来又改口称自己没有打电话,只是在看微信消息。还有一位出租车司机,竟然将安全带系在了身后,看到交警走过去,一边尴尬地笑着,一边手法娴熟地拉起身后的安全带,迅速地套在了身上。

  “开车不系安全带、使用电话、抽烟等,这些都是妨碍安全驾驶的交通陋习,必须及时改正。”执勤的交警告诉记者,冬天天气寒冷,大家关车窗,又贴着车膜,这为一些交通陋习打了掩护。因此,很多驾驶员会存侥幸心理。

  人民大街从北向南行驶方向,记者在自由大路路口观察了10分钟,就看到有五六位在行车途中使用电话或者抽烟的驾驶员,其中有私家车,也有载着满车人的公交车。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早高峰的时候,还见过女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对着镜子化妆。”另外,记者发现很多驾驶员都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为了防止行车途中安全带警示装置报警,有人将安全带扣在身后,有人干脆用安全带卡扣“骗”过汽车安全系统的监督。“勒着太难受了,市区内速度不快,觉得没必要系。”一位驾驶员表示。

  正是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章守法观念不强,导致一些交通乱象经常出现,甚至有人司空见惯,它的危害性常被忽视。整治交通乱象,除了交警部门的治理外,还需要市民素质的提升,参与交通,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为了更畅通,也为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告别交通陋习。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李娜、马贺摄)

责任编辑: 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