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料理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广受欢迎,但一些餐饮机构在朝鲜族料理的选材用料、烹制和营养搭配等方面,都与正宗朝鲜族传统料理相去甚远,此次我省朝鲜族料理系列标准出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统一标准
我省地方标准《朝鲜族料理》通过审定
早在6月25日,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延吉组织召开吉林省地方标准《朝鲜族料理》冷面、参鸡汤、石锅饭、米糕4个标准(送审稿)审查会。由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的《朝鲜族料理》系列标准正式通过标准审查委员会审定。
据悉,来自吉林省标准研究院、吉林省饮食文化研究协会、吉林省饭店餐饮烹饪协会、延边州餐饮业联合会、延边大学、延边东方烹饪培训学校、延边乡土文化研究会等7个单位的7位专家出席会议,并组成标准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听取了标准制定工作组对标准制定情况及有关说明,审阅了标准起草组向大会提交的《朝鲜族料理》系列标准的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征求意见汇总处理意见表等文件资料。与会专家对文本进行了逐章逐条的审查,充分肯定了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体现了我省朝鲜族餐饮文化和民族特色菜肴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成熟技术,可操作性强,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1日,记者了解到,这部吉林省地方标准《朝鲜族料理》中的冷面、参鸡汤、石锅饭、米糕4项标准,日前通过专家审定,将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向社会公布。
市民说法
朝鲜族冷面等口味差异挺大
那么,在长春最常见的朝鲜族冷面、石锅饭现在是个什么状态呢?12日,记者走访了长春不少朝鲜族风味餐厅,加上市民们的反应,发现了不少问题。
在重庆路附近一餐馆,就有销售朝鲜族大冷面,其售价最低10元一碗,最贵则达18元一碗。该店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是正宗的朝鲜族大冷面,根据其添加配料不同,所以价格有贵有便宜。“配料有差异,口味也有一定差异。”该服务员说。
在桂林路附近,记者还找到一家以销售朝鲜族石锅拌饭为主打的餐厅。不过记者发现,该餐厅内的石锅拌饭分了好多种,根据种类不同价格也不同。而在幸福街附近,记者也找到了一家专门经营朝鲜族风味的餐馆,但其售卖的“石锅拌饭”盛装的容器并不是石锅,而是铁锅。
经常吃朝鲜族风味餐饮的长春市民高先生告诉记者,他吃过很多餐厅的冷面和石锅拌饭,但是觉得一家一个味,而且风味差异不小。长春市民李女士则表示,她经常去延吉出差,觉得即使在延吉当地吃冷面、石锅饭和米糕,口味也有很大差异。“什么口味才算正宗,我现在都有些迷惑,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李女士说。
内容透露
分4个文件 每个文件五大内容
近年来,地方料理火爆异常,无论是朝鲜族料理还是四川风味,在我国各地可谓遍地开花。而记者了解到,在早些时候,重庆小面就为了更好的传承,也制定了相关规范标准。由此看来,正宗的美食需要传承,这一点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此次地方标准的发起单位为延边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并早在2015年就牵头推进相关标准起草。而该标准也属于推荐性标准。
12日,记者又联系到了参与标准审评的延边大学韩春姬教授。
韩春姬介绍,标准分为4个,因此有4个文件,分别为冷面、参鸡汤、石锅饭、米糕的料理标准。
每个文件分为五大内容,包括标准的范围;标准的规范性引用内容;标准的要求;检测规则和营养指标。其中最详细重点的为标准的要求,要求里包括烹饪的器具,制作工艺,感官要求,卫生要求,装盘要求等进行了规范。如装盘要求就很讲究,以石锅饭做比方,首先必须用石锅,配料先放哪个后放哪个都有说道。再以冷面做比方,冷面在装盘前,必须先绕上两圈,再根据顺序添加配料。
另外,还规范了最佳食用方法。是热着吃,还是凉着吃,是拿出来吃,还是在碗里吃,都有了相关推荐性规范。韩春姬透露,根据内容和标准的不同,4个文件,每一个标准书文件内容有5-6页。
意义所在
为更好的传承
普通家庭也能做
那么,制定这个标准有哪些意义呢?
韩春姬介绍,这4项标准是综合参考地道朝鲜族传统料理制作工艺,并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文件制定的,属于推荐标准。有关部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将正式向外界公布该标准。
韩春姬表示,本次入选的几种料理,都是比较典型的朝鲜族料理,且在我国各地都广泛销售。
“但是人们平时吃的,都反应口味众多且参差不齐,而正宗朝鲜族料理有一个传承和界定,则显得至关重要。”韩春姬说,当这个标准出台后,相信大家距离吃到正宗口味的朝鲜族冷面、石锅饭等为时不远了。
“我认为意义有三个,第一个,其有规范的作用。第二个,有推动作用,有了这个规范,更多的人将吃到正宗的朝鲜族料理,有助于推动全国各地朝鲜族料理的发展和壮大。第三个,有传承意义。现在,将标准规范用文字详细的描述下来,任何人都可以照着做,其不再是一个秘方,这个标准非常详细,如果照着标准做,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出传统的,正宗的朝鲜族风味食品,有着传承的意义。”韩春姬说。
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