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的广场舞跳得正酣,远方来的游客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村民乐陶陶。
歌唱家刘春梅(左)与徐淑堂即兴唱起了歌曲《逛新城》。
公共文化宣传墙,文化园里的又一亮点。
四月长白,春风送暖。山下冬雪尚未完全融化,红杜鹃已在山崖迎风绽放。老关东民俗文化园暨果松村文化大院里,欢声笑语满园春色。
吉林长白山歌舞团与果松村共建的文化大院,犹如长白山麓的红杜鹃,凌寒而开、迎春正红。吉林长白山歌舞团是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走市场的“新生儿”,他们以长白山悠久历史文化为背景,编排创作了大型梦幻情景传奇秀《天地长白》,以全新面貌诠释大美长白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驻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天地长白》项目的艺术总监、省政协委员、歌唱家刘春梅和她的团队,在立足长白山旅游文化宣传的同时,把文化扶贫目光投向果松村,与果松村共建文化大院,让村民的文化生活过得格外有滋有味。
传承民俗文化 再现老关东记忆
抚松县东岗镇果松村与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相邻,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距今有300年历史,是距长白山天池最近的古村落之一。昔日,抗联英雄杨靖宇将军曾在黑河密营和这里打游击,在果松村“打尖”饮马,以松果充饥,留下动人的抗联故事。而今,这里已成为革命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后,果松人靠勤劳致富建设家园,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着一个个梦想。但由于这里文化相对匮乏,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吉林长白山歌舞团进驻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后,艺术总监刘春梅把保护古村落、发掘古村落文化作为重点调研,多次到驻地附近果松村了解情况与村民详细交谈。一曲音乐电视《过河》“花儿为谁开,蝶儿为谁落?”唱出了刘春梅的心声——她要在果松村实现“花儿开、蝶儿落”的梦想,把深情投向这片热土,在这里建设老关东民俗文化园,传承民俗文化、古村落文化。
老关东民俗文化园暨果松村文化大院,利用一个小学校旧址改造,构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园。民俗文化园内有民俗文化、老关东民俗用品展示,近千平方米的院子里200多盏大红灯笼高悬,民俗文化大院与果松村相映生辉,让坐落在长白山西麓的果松村熠熠生辉,丰富了果松村的文化内涵。
走进老关东民俗文化园,感受老关东久远的历史记忆,小型博物馆里,不但能看到狩猎文化、萨满文化、森林文化、农耕文化,看到老关东人的服饰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展示,还会观赏到关东第一剪——剪纸艺术家李宝凤、东丰县农民画和摄影家的民俗艺术、摄影作品。当你穿上大花袄,抬着大花轿,坐在热炕头,叼着大烟袋,喝着大碗酒,吃着贼啦啦香的铁锅炖……如同置身在老关东的记忆里——此刻,“您,就是俺关东人……”
咱文化园里的人
老关东民俗文化园暨文化大院建设,让“沉睡”多年的古朴村落,在静态中“跳动”起来。村民有了文化场地,茶余饭后便聚到文化大院跳广场舞,尽享文化带来的快乐。村民们有了活动场地,晚饭后就聚到这里,扭秧歌、跳广场舞、健身。村书记王延昭说:“文化大院建设,让我们有活动场地了,村民们业余生活也丰富了,邻里之间常聚到这里,心情更快乐了。”
虽说这个园子不咋大,但有特色有风情,更有土生土长的人——民俗文化园里,有10余名当地村民就业,她们各尽所长,有的还担当了义务讲解员,为游客介绍老关东的民俗民风及当地风土人情,被游客亲切地称为“关东大嫂”。还有吉林长白山歌舞团里的人,在这里为游客助兴:马头琴演员表演蒙古长调,展现关东人的粗犷与豪放;舞蹈演员坐在大炕上,再现“大姑娘叼着大烟袋”的情景,关东人的生活活灵活现。节日里,《天地长白》团队还和村民一起联欢,载歌载舞共庆节日。
在这个园子里,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对文化园更是情有独钟。来自广东、江苏、湖北等地的南方游客情不自禁地穿上大花袄,扮作关东人——有的兴致勃勃推动石磨,有的坐在纺线车前纺线,有的举家坐在大火炕上,靠着大花柜、手拿大烟袋拍照。有的游客戴上狗皮帽子抱着孩子,感受老关东“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的关东生活。红砖地、黄泥墙、红豆饭、铁锅炖,对南方游客真是新奇。他们坐在暖和和的热炕上围在热腾腾的铁锅旁,看着大铁锅上贴着大饼子,品味关东风情,留下一帧帧难忘的镜头。他们还将“关东行”的生活照片晒在网络上,让更多的人认识老关东民俗文化园里的人。
在展示的民俗物品衣物中,果松村村民把多年陈放的石磨、农耕用具、生活用品等也奉献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关东人的生活。
这个园子不咋大,但有文化、有乡愁。
文化扶贫 果松村活力四射
老关东民俗文化园暨果松村文化大院的建设,让果松村声名远播。游客在网络上口口相传,为民俗文化园点赞。文化园实现了以文化促经济发展的双赢,令果松村的土特产品销路大增。
吉林长白山歌舞团演出之余,演职人员经常走进果松村采风、“充电”,了解古村落历史文化,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共建对子开展公共文化建设。歌唱家刘春梅教村民们唱歌、跳广场舞、扭秧歌,向村里赠送秧歌服装及用具,开展文化扶贫等一系列活动,使文化大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年春节前夕,吉林长白山歌舞团还与果松村村民开展了手机摄影学习班、法律知识讲座等惠民活动。同时举办了题为《俺们村里的人》手机摄影联谊活动,在村民刘先荣、王寿贤等91幅作品中,选出10余幅作品在“公共文化宣传墙”上进行展示。从摄影艺术角度展现了《天地长白》团队、果松村村民爱岗敬业、热爱生活、保护古村落、勤劳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风貌,让村民们体验手机摄影的魅力。
“公共文化宣传墙”是吉林长白山歌舞团与果松村共同展示文化活动的平台。两个“公共文化宣传墙”一个设在文化大院,一个设在村口,文化墙内容广泛,“百年果松村”、“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美好家园”、“公共文化异彩纷呈”、“俺们村里的人”、“再现老关东记忆”等专栏,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文化大院的内涵。游客们看到文化墙,深有感触地说:“民俗文化园有文化,名不虚传,到此观光获益匪浅。”村民们则骄傲地说:“文化大院让我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也让外地人了解了我们美丽的果松村。”
被誉为“聚宝盆”的果松村活力四射,老关东民俗文化园犹如一个文化符号,再现了一段悠久的岁月,再现了老关东的记忆。 (本栏图片均为李鑫摄)(记者 龚保华 )